面癱的主要原因是面神經炎,是面神經的非細菌性非化膿性炎癥,是一種常見病,多發(fā)病。多因局部受風吹或著涼而起病,故通常認為可能是局部營養(yǎng)神經的血管因受風寒而發(fā)生痙攣,導致面神經組織缺血、水腫、受壓而致病。 面癱的治療包括藥物治療、針灸和理療等。輕、中度病例經積極治療,多可在1~2月內恢復。重癥病例恢復多不完全。主要的癥狀為抬眉不完全或沒有恢復,口周圍肌包括提上唇肌、口輪匝肌及下唇方肌恢復不完全及留有后遺癥:聯(lián)帶運動、攣縮、上瞼下垂、倒錯、鱷魚淚及面肌痙攣。在治療期間,病人在接受針灸、藥物等中西醫(yī)綜合治療的同時,回到家里還應積極配合自我按摩和表情肌康復訓練,則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面癱早日康復。
一、自我按摩
1.全面部按摩:病人先將兩掌心相互摩擦至掌心發(fā)熱,貼于兩側面頰,自下而上推擦至眉間,然后分開向兩眉梢,再經耳前向下至下頜。如此反復推擦數(shù)十次,至面頰部發(fā)熱為度。
2.穴位按摩:用較輕的手法按揉患側陽白、四白、太陽、迎香、下關、頰車、顴髎、牽正、地倉、承漿等穴,用較重的手法按揉頸部的風池穴,上肢的合谷及下肢的足三里、太沖等穴,每穴揉按0.5~l分鐘。
3.捏拿面部肌肉:一手固定健側面部,并稍向下用力使歪斜的口眼外觀得以糾正,另一手在患側面部按三線一圈進行面肌的捏拿。三線指承漿—翳風、地倉—聽宮、迎香—太陽三條線,捏拿時,拇食二指分別按在兩個穴位上,然后輕輕用力,慢慢向中間合攏,反復多次,直至木僵的面肌變得柔軟、潮紅。一圈是指用中指、無名指在患側眼眶周圍緩緩打圈,反復多次。
二、表情肌康復訓練
患側面部表情肌出現(xiàn)運動后,進行有效的表情肌康復訓練可明顯地提高療效。面癱時主要累及的表情肌為枕額肌額腹、眼輪匝肌、提上唇肌、顴肌、提口角肌、口輪匝肌和下唇方肌。進行這些主要肌肉的功能訓練,可促進整個面部表情肌運動功能恢復正常。在訓練時應根據(jù)患者的不同癥狀選擇下述的治療方法,每日訓練2~3次,每個動作訓練10~20次。具體訓練方法如下:
1. 抬眉訓練:患者上提健側與患側的眉目,有助于抬眉運動功能的恢復。
2.閉眼訓練:患者開始時輕輕地閉眼,兩眼同時閉合10~20次,如不能完全閉合眼瞼,露白時可用示指的指腹沿著眶下緣輕輕的按摩一下,然后再用力閉眼10次,有助于眼瞼閉合功能的恢復。
3. 聳鼻訓練:有少數(shù)患者不會聳鼻運動,在訓練時應注意往鼻子方向用力。
4.示齒訓練:患者口角向兩側同時運動,避免只向一側用力練成一種習慣性的口角偏斜運動。
5.努嘴訓練:進行努嘴訓練時,用力收縮口唇并向前努嘴,努嘴時要用力??谳喸鸭』謴秃?,患者能夠鼓腮,刷牙漏水或進食流口水的癥狀隨之消失。訓練努嘴時同時訓練了提上唇肌、下唇方肌及頦肌的運動功能。
6.鼓腮訓練:鼓腮漏氣時,用手上下捏住患側口輪匝肌進行鼓腮訓練?;颊吣軌蜻M行鼓腮運動,說明口輪匝肌及頰肌的運動功能可恢復正常,刷牙漏水、流口水及食滯癥狀消失。此方法有助于防治上唇方肌攣縮。
上面主要介紹了面癱的自我按摩及表情肌的訓練方法,此外,面癱的患者回到家里,還應做到以下三點:一是經常熱敷或用中藥煎湯熏蒸患部,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消除水腫,促進神經功能恢復;二是注意少看電視、電腦,以減少眼輪匝肌的負擔,保護眼睛;三是要少吃涼的東西,特別是冰鎮(zhèn)的食品。如此醫(yī)生全力盡心治療,患者積極配合,醫(yī)患互動定會提高面癱的治愈率,縮短治療的時間,使患者早日康復。
愿所有面癱患者都康復,靚麗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