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14-10-15
露出石膏外的手指或足趾均要時刻鍛煉活動,未露出石膏外的肢體要加強肌肉收縮運動,每天至少3次,每次至少10~15分鐘。鍛煉越勤骨折及功能好得越快,并可以減少深靜脈血栓形成等發(fā)生風險。
發(fā)布時間:2013-10-10
髖臼骨折術后康復術后皮牽引3周,用枕頭固定患髖外展15度屈曲30度位,2-3天拔除負壓引流后開始踝關節(jié)及腓腸肌,股四頭肌主動運動,每日分3組,每組至少50次以上。術后每2小時翻身抬臀一次,健側翻身時雙膝之間夾一軟枕,以翻身時保持外展立位,患側翻身時不必夾軟枕,
發(fā)布時間:2013-10-10
任何骨折檢查手段都要經過機器操作、圖像獲得、人員判讀等眾多環(huán)節(jié),完全避免誤差是不可能的,也就是存在一定的假陽性率和假陰性率。一次檢查就下有無骨折的結論有時不夠客觀和準確。
發(fā)布時間:2013-10-10
老年人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體位由平臥位改為半臥位,并囑患者主動進行深呼吸、咳痰,以防止發(fā)生肺部感染。指導患者行患側趾、踝關節(jié)主動屈伸運動:患肢固定肌肉放松,(zui)大限度屈伸趾、踝關節(jié),然后放松。每個彎曲動作保持3 s以上,20次為一組,每天4組~6組。
發(fā)布時間:2013-10-10
牽引成骨技術是指通過對骨切開后仍保留骨膜及軟組織附著及血供的骨段,施加特定的牽引力,促使牽引間隙內新骨生成,以延長或擴寬骨骼畸形和缺損的外科技術。術前準備 監(jiān)測患者睡眠時的呼吸異常情況及血氧變化:下頜畸形的患者必須在術前進行睡眠多導儀的檢查,在護理中要時刻注意
發(fā)布時間:2013-10-10
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中老年人骨折以后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是很重要的。保持樂觀的心態(tài),主動配合治療,不僅有利于骨折愈合,防止并發(fā)癥,還能緩解病人家屬的精神負擔。注意飲食、衛(wèi)生飲食要豐富、多樣。良好的營養(yǎng)是骨折愈合的基本條件之一。
發(fā)布時間:2013-10-10
骨折治療的原則是:“復位、固定、功能鍛煉”。為什么把功能鍛煉看得這么重要呢?這往往是許多骨科病人及家屬所不理解,也常常不被重視的問題。我們知道創(chuàng)傷骨科治療工作(zui)終目的是使受傷部位(zui)大可能的,盡快的恢復正常功能。
發(fā)布時間:2013-10-10
話說,“傷筋動骨一百天”, 從骨折開始到骨性連接一般需要三個月左右的時間,在這樣關鍵的一百天里,做好筋骨調理對身體機能的恢復意義重大,膳食調理也是一大處方,可是在調理操作過程中,諸多患者又存有不少誤區(qū),結果不僅不利于身體的恢復,還可能帶來不小的惡性影響
發(fā)布時間:2013-10-10
骨科術后的患者在住院期間通常接受不到早期的康復治療,出院時也得不到詳盡的康復指導?;颊咄ǔT谛g后4-6周回骨科門診復診。為什么要4-6周,是因為經過這么長的時間四肢骨折基本都有一個初步的愈合。這個階段恰恰是骨折康復的“蜜月期”,之所以稱之為蜜月期,因為這個階段
發(fā)布時間:2013-10-10
露出石膏外的手指或足趾均要時刻鍛煉活動,未露出石膏外的肢體要加強肌肉收縮運動,每天至少3次,每次至少10~15分鐘。鍛煉越勤骨折及功能好得越快,并可以減少深靜脈血栓形成等發(fā)生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