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慢性肝炎大多為乙型肝炎。慢性遷延性肝炎的患者常無癥狀或癥狀輕微,肝臟輕度增大,肝功能輕度異常或間斷出現異常。有時與慢性活動性肝炎無法區(qū)別,經肝病理檢查才能鑒別。慢性活動性肝炎的病程長,患兒一般營養(yǎng)轉況較差,部分患兒的生長發(fā)育受到影響。由于小兒肝臟代謝能力較成人為低,蛋白合成能力差,肝臟受損時,白蛋白、纖維蛋白元、凝血因子合成不足,因而慢性肝炎病人常見低蛋白血癥和出血傾向,少數病例可發(fā)展為"肝性侏儒癥"。患兒面色欠光澤,消化道癥狀明顯,肝臟增大,ALT增高或反復黃疸、肝掌、蜘蛛痣、浮腫是常見的癥狀和體癥。
小兒慢性肝炎的藥物治療
慢性肝炎的治療是個棘手的問題。在治療時(zui)好專業(yè)行肝穿刺肝組織活檢,依據組織學檢查結果,明確是遷延型還是活動型肝炎后再選擇治療方案和藥物。對于慢性遷延型肝炎的治療,多數人認為本型大部分預后良好,不需特殊治療。但應考慮慢遷肝與慢活肝的轉換問題,要根據患者的動態(tài)變化隨時調整治療。對于慢性活動型肝炎的處理,1、應注意積極尋找有效的抗病毒藥物;2、根據機體免疫狀況及病情采用免疫調節(jié)劑,以提高機體抗病毒的免疫反應;3、綜合治療,包括休息、營養(yǎng)、維生素及微量元素等;4、抗肝損傷的對癥治療(如降酶);5、中醫(yī)辯證治療;6、靶向與基因治療;7、要注意早期抗纖維化治療。